高校体育馆大风量通风系统G4级板式过滤器压差报警设计 一、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,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,体育场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使用频率和人员密度显著增加...
高校体育馆大风量通风系统G4级板式过滤器压差报警设计
一、引言
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,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,体育场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使用频率和人员密度显著增加。为保障室内空气质量(IAQ)、提升运动员与观众的健康舒适度,现代高校体育馆普遍采用大风量通风空调系统(HVAC)。在此类系统中,空气过滤是保证空气洁净度的关键环节,而G4级板式初效过滤器因其高效除尘能力、较低阻力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新风段或混合风段。
然而,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过滤器表面积聚灰尘导致阻力上升,影响系统风量稳定性和能耗效率,严重时甚至引发风机过载或系统停机。因此,科学合理地设置压差报警装置,实现对G4级板式过滤器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,已成为现代智能建筑运维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本文将围绕“高校体育馆大风量通风系统中G4级板式过滤器压差报警设计”展开深入探讨,涵盖系统需求分析、过滤器选型参数、压差传感器配置原则、报警逻辑设定、典型工程案例及国内外研究进展,并结合权威文献支持论点,力求构建一套科学、可靠、可复制的设计方案。
二、高校体育馆通风系统特点与需求分析
2.1 使用场景特征
高校体育馆通常具有以下特点:
- 高人流量:比赛日、训练时段人员密集,CO₂浓度易超标;
- 空间体积大:单体建筑面积常达数千至上万平方米,层高超过10米;
- 多功能用途:承办赛事、集会、演出等,负荷波动剧烈;
- 季节性强:冬夏两季需大量冷热负荷调节,通风需求突出。
据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GB 50736-2012规定,体育馆人员密度按每平方米0.2~0.5人计,人均新风量不得低于30 m³/(h·人),部分区域如观众席、更衣室要求更高[1]。
2.2 大风量通风系统构成
典型的高校体育馆通风系统包括:
组件 | 功能说明 |
---|---|
新风机组(AHU) | 混合新风与回风,进行温湿度处理 |
G4级初效过滤器 | 安装于新风入口,拦截≥5μm颗粒物 |
F7/F8中效过滤器 | 二级过滤,进一步净化空气 |
风机单元 | 提供系统所需风压与风量 |
变频控制系统 | 调节风量以适应负荷变化 |
压差开关/变送器 | 监测过滤器前后压降 |
其中,G4级板式过滤器位于系统前端,承担主要粉尘拦截任务。若未及时更换,其阻力持续上升,不仅降低送风效率,还可能造成风机喘振、电耗上升等问题。
三、G4级板式过滤器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
3.1 过滤等级定义(EN 779:2012 / ISO 16890)
根据欧洲标准EN 779:2012《Particulate air filters for general ventilation》,G级属于粗效过滤器范畴,适用于去除大气尘中的大颗粒物。G4级具体性能如下:
参数项 | 技术指标 |
---|---|
标准依据 | EN 779:2012 |
效率测试粒径 | ≥5 μm |
计重效率 | ≥90% |
初始阻力(额定风速下) | ≤90 Pa |
终阻力建议值 | 250–350 Pa |
滤料材质 | 合成纤维无纺布或棉纤混织 |
框架材料 | 镀锌钢板或铝合金 |
工作温度范围 | -20℃ ~ +70℃ |
额定风速 | 2.5 m/s |
注:我国现行标准《空气过滤器》GB/T 14295-2019已逐步向ISO 16890过渡,但G级仍沿用较多。
资料来源:ASHRAE Handbook—HVAC Systems and Equipment (2020)[2]
3.2 常见G4板式过滤器型号对比
下表列举国内主流厂商产品参数(数据来源于厂家样本):
型号 | 尺寸(mm) | 初阻(Pa) | 终阻(Pa) | 额定风量(m³/h) | 滤料厚度(mm) | 更换周期(月) | 生产商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G4-595×595×46 | 595×595×46 | 45 | 300 | 2,800 | 21 | 3–6 | 苏州佳环 |
G4-610×610×50 | 610×610×50 | 50 | 320 | 3,000 | 25 | 4–8 | 上海菲特尔莫古 |
G4-1000×500×46 | 1000×500×46 | 48 | 280 | 4,200 | 21 | 3–5 | 广州科沛达 |
G4-800×800×60 | 800×800×60 | 55 | 350 | 5,500 | 30 | 5–10 | 北京同方洁净 |
注:实际阻力受积尘速度、空气质量、运行时间影响较大。
四、压差报警系统设计原理
4.1 压差监测必要性
当G4过滤器表面捕集颗粒物后,流通截面减小,气流通过时产生更大阻力。该阻力表现为过滤器前后的静压差。若不加以监控,可能导致:
- 系统风量下降 >15%,影响换气效率;
- 风机电流升高,能耗增加;
- 表冷器结露风险加大;
- 自动控制系统误判为“风阀故障”。
美国ASHRAE Standard 62.1-2019明确指出:“所有大于500 L/s的新风系统应配备过滤器压差指示装置。”[3]
4.2 压差测量方式分类
类型 | 原理 | 精度 | 成本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机械式压差开关 | 利用膜片感应压力差触发微动开关 | ±10 Pa | 低 | 简单报警 |
电子压差变送器 | 将压差转换为4–20mA或0–10V信号输出 | ±1 Pa | 中高 | BMS集成 |
数字显示压差计 | 内置LCD屏,本地读数+继电器输出 | ±0.5 Pa | 高 | 实验室级监测 |
推荐在高校体育馆中采用电子压差变送器+楼宇自控系统(BAS)联动报警模式。
五、压差报警系统设计要点
5.1 传感器选型与安装位置
(1)选型参数建议
参数 | 推荐值 |
---|---|
量程 | 0–500 Pa |
输出信号 | 4–20 mA DC |
供电电压 | 24 V AC/DC |
精度等级 | ≤±2% FS |
响应时间 | <1 s |
防护等级 | IP54以上 |
接口类型 | G1/4螺纹或软管连接 |
典型产品示例:Siemens QBM65.2-A、Honeywell P755系列、Rosemount 2088DP。
(2)取压点布置图示
[新风入口] → [G4过滤器] → [表冷器]
↑ ↑
取压管A 取压管B
↓ ↓
连接至压差变送器正负端
- A点:过滤器上游(进风侧),距过滤器表面≥100mm;
- B点:过滤器下游(出风侧),同样保持距离;
- 取压管宜采用Φ6–8mm PVC软管,避免弯曲折叠;
- 管路应有轻微坡度防止积水。
5.2 报警阈值设定
根据GB 50736附录D及工程实践,建议设置两级报警:
报警级别 | 设定值(Pa) | 触发动作 | 响应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一级预警 | 150 | BAS弹窗提示,短信通知维保人员 | 即时 |
二级报警 | 250 | 强制弹出报警,记录事件日志,启动工单系统 | 即时 |
终阻保护 | 350 | 联锁停机或切换备用机组(如有) | 延时5min确认 |
注:初始压差应在调试阶段实测并录入系统数据库。
5.3 控制逻辑流程图
开始
↓
读取压差传感器数值
↓
是否 > 150 Pa? ──否──→ 返回
↓ 是
触发一级预警(黄灯)
↓
是否 > 250 Pa? ──否──→ 持续监控
↓ 是
触发二级报警(红灯),发送通知
↓
是否 > 350 Pa? ──否──→ 继续运行
↓ 是
延时检测5分钟
↓
确认超限 → 执行联锁控制
↓
结束
该逻辑可通过PLC或DDC控制器编程实现。
六、系统集成与智能化运维
6.1 与楼宇自动化系统(BAS)集成
现代高校多采用基于BACnet或Modbus协议的BAS平台。压差数据可通过以下方式接入:
集成方式 | 描述 | 优势 |
---|---|---|
硬接线接入 | 4–20mA信号直连DDC模块 | 稳定可靠,延迟低 |
Modbus RTU通信 | RS485总线传输数字信号 | 节省布线,便于扩展 |
BACnet MS/TP | 标准楼宇协议,兼容性强 | 易于与其他设备联动 |
例如,清华大学某体育馆项目中,采用Johnson Controls Metasys系统,实现了对全部24台AHU的过滤器压差集中监控,历史数据保存长达两年,支持趋势分析与预测性维护[4]。
6.2 数据可视化与移动端推送
借助物联网(IoT)技术,可将压差信息上传至云平台,实现:
- 实时图表展示各机组过滤器状态;
- 自动生成维护建议报告;
- 微信/钉钉推送异常报警;
- 结合气象数据预测堵塞速率。
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中心即采用了阿里云Link IoT平台,实现“无人值守+智能提醒”的管理模式[5]。
七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
7.1 国外研究进展
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重视过滤器状态监测。美国ASHRAE Research Project RP-1477提出“基于压差的过滤器寿命预测模型”,认为压差增长率与环境含尘量呈正相关[6]。
丹麦技术大学(DTU)学者Nielsen等人研究发现,在PM₁₀浓度为80 μg/m³的城市环境中,G4过滤器平均寿命仅为4个月;而在清洁地区可达12个月以上[7]。
德国DIN 1946-6标准明确规定:“通风系统必须配备视觉或电信号指示过滤器堵塞情况。”并推荐使用连续测量而非仅开关量报警[8]。
7.2 国内研究成果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 50189-2015强调:“应设置空气过滤器阻力监测和报警措施。”
同济大学暖通团队在《暖通空调》期刊发表论文指出,上海地区高校体育馆G4过滤器年均更换次数达3.2次,主要原因为春季杨絮与道路扬尘复合污染[9]。
此外,华南理工大学开发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过滤器堵塞预测算法,利用历史压差数据训练模型,提前7天预警更换时机,准确率达86%以上[10]。
八、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
案例: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通风系统改造项目
- 建筑面积:约1.8万㎡
- 系统风量:单台AHU 60,000 m³/h,共3台
- 过滤配置:G4初效 + F7中效
- 压差监测方案:
- 每台AHU配置Honeywell P755A-005-DW压差变送器(0–500 Pa)
- 输出4–20mA信号接入Honeywell XL10 DDC控制器
- 报警阈值设为150/250 Pa
- 数据上传至iCentro楼宇管理平台
运行效果(2022年度统计):
指标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
---|---|---|
平均风量衰减 | 22% | <8% |
年电费支出(万元) | 147 | 123 |
过滤器非计划更换次数 | 5次/年 | 1次/年 |
故障响应时间 | >24小时 | <2小时 |
该项目获得湖北省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,成为高校智慧能源管理示范工程。
九、常见问题与对策
问题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压差读数跳变 | 取压管漏气或积水 | 检查管路密封性,增设排水弯 |
报警频繁误报 | 传感器零点漂移 | 定期校准(建议每年一次) |
无报警但风量不足 | 过滤器安装不当形成旁通 | 检查密封条完整性 |
数据无法上传BAS | 通讯协议不匹配 | 增加Modbus转BACnet网关 |
十、结论与展望(略去结语部分)
参考文献
[1]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. 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GB 50736-2012[S]. 北京: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12.
[2] ASHRAE. ASHRAE Handbook—HVAC Systems and Equipment. Atlanta: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, Refrigerating and Air-Conditioning Engineers, 2020.
[3] ASHRAE. 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, ANSI/ASHRAE Standard 62.1-2019[S]. 2019.
[4] 李明, 王磊. 清华大学体育场馆智能控制系统设计[J]. 智能建筑, 2021(5): 44–48.
[5]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. 紫金港校区体育中心智慧运维白皮书[R]. 杭州: 浙江大学, 2022.
[6] ASHRAE Research Report. RP-1477: Development of Filter Life Prediction Models Based on Differential Pressure Growth Rates. 2017.
[7] Nielsen, P.A., et al. "Field study on filter clogging in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." Indoor Air, 2015, 25(3): 267–278.
[8] DIN. DIN 1946-6: Ventilation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– Part 6: Requirements for ventilation systems. Berlin: Beuth Verlag, 2020.
[9] 张伟, 刘洋. 上海地区高校体育馆空气过滤器运行特性实测分析[J]. 暖通空调, 2020, 50(8): 112–117.
[10] 陈志远, 黄凯.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调过滤器堵塞预测方法研究[J]. 建筑科学, 2021, 37(4): 88–94.
[11] 百度百科. “空气过滤器”词条 [EB/OL]. http://baike.baidu.com/item/空气过滤器, 2023年更新.
[12] ISO. ISO 16890:2016(E) – Air filters for general ventilation – Classification,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marking. Geneva: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, 2016.
本文内容参考国内外权威标准、学术论文及工程实践资料,力求数据真实、结构清晰、论述严谨,适用于高校基建部门、设计院所及 HVAC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